我国联机联合编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吴丽杰

(辽宁省图书馆   110015)

 

[摘要]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一直是我国图书馆事业追求的目标。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信息在网上共享既“联机编目”条件已经具备,联机联合编目日益受到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联机联合编目的含义,以及我国联机联合编目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1.联机联合编目的含义

    联机联合编目,指若干个图书馆(或其它文献机构)通过联机合作编目,共同建立一个能够储存每一个成员馆馆藏信息的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成员馆编目时,首先查询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如果查到相关记录,则加入本馆馆藏字段并将该记录远程套录到本馆的数据库中,如未查到相关记录,该成员馆(已获取上载权限)应对该文献进行高质量的原始编目,并将其联机上载到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中,从而减少重复编目,大大降低每一种书的总体编目成本。

联机联合编目在图书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已成为传统文献书目控制的成熟方式。编目资源共享降低了编目成本,提高了编目效率,随之而来的编目工作社会化促使图书馆的结构向有利于用户服务的方向发展。1971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第一次以联机方式将编目记录输入了OCLC的新系统,这一事件标志着图书馆间联机联合编目的正式实现。此后,联机联合编目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OCLC已发展成一个国际性的图书馆与信息中心自动化网络,向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个图书馆提供着信息服务。近年来,联机联合编目在国内日益受到图书情报界的关注,编目业务的标准化与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发展为推进联机联合编目奠定了现实的基础,编目资源的真正共建,共享可望在我国逐步推广。

 

2.我国联机联合编目的发展状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近年来国内一些机构和较为发达地区的区域性联机联合编目有了一定的发展。

    依托CERNET(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立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共享体系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已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项目,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紧锣密鼓地进行,它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多语种,多资料类型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和联机合作编目资源共享系统,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资源网络公共查询,支持高校图书馆系统的联机合作编目,为成员馆之间实现馆藏资源共享,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奠定基础。

    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实现了联机联合编目,例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APTLIN),珠江三角洲的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网络(ZSLAIS),基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广东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网络系统(NULOG)等均已实现了区域性的联机编目和资源共享。

    深圳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信息管理集成系统SULCMIS I和II已经在广东省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得到推广和使用。1997年基于局域网的SULCMIS II升级到基于Internet的SULCMIS III,其中的编目子系统加强了联机联合编目功能,通过广域网或电话拔号等连接方式,编目员不仅可以存取本馆的书目数据库,还可以访问其它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的编目中心的联合目录数据库,下载或上载书目数据。

    这些机构和区域性联机联合编目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的联机联合编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联机联合编目组织为自发形成,分属不同系统,不同区域,没有统一的管理,行业标准,起步晚,规模小,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联机联合编目及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

 

3.关于发展我国联机联合编目的几点建议

3.1          成立全国性的决策,执行机构,加强宏观调控机制

    针对我国文献信息机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应尽快成立全国(或行业)和地区的联机编目中心,并以组织建设为基础成立跨行业,跨系统的权威性管理机构,协调组织各系统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规划出我国联机联合编目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措施等,从宏观上对一些微观性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3.2          尽快制定出适应计算机编目发展的国家标准编目细则

    我国现有编目著录标准大都是在80年代制订的,其编排体系,名词术语等都是针对手工编目的,每一个计算机编目员都需要自已找出MARC字段,子字段与现有编目规则中各个条款之间的对应关系。各个编目员因能力水平的差异,理解的不同导致著录上的分歧,再加上实际编目工作中,碰到的许多细节问题,在现有的编目标准中根本无法找到相应的条款,编目员只能根据各馆的特殊规定或自己的理解去著录。显然,现有的编目标准已不能满足联机联合编目的要求,必须尽快制订出适应计算机编目发展的国家标准细则来指导和规范我国计算机编目著录工作。

3.3          统一规定联机联合编目必须遵循的各种标准

    为改变我国目前数据著录标准不一,变换格式存在差异,系统之间不能兼容,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缺陷的现状,应统一国内标准和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1)       著录标准:中国文献著录条例,ISBDs;AACR2,ISBDs(西文图书)

(2)       机读目录格式:采用CNMARC;USMARC(西文图书)

(3)       主题标引规则: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美国LC标题表LCSH(西文图书)

(4)       分类法: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5)       信息检索标准:遵循Z39.50

(6)       数据传递标准:ISO2709

3.  4   建立全面的数据质量保证体系

各个图书馆对各项著录规则的理解存在差异,对MARC格式各个著录单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造成数据质量参差不齐,而各成员馆在原始数据录入时,在网络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谁先著录了一本新书,即使有不当之处,那么它也可能为所有成员馆接受。只有联机联合编目中心才有权对数据进行维护,而联机联合编目中心不可能对各个著录单元一一核对,因而必须建立全面的数据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1)建立较好的规范控制,做好规范文档的建设,各成员馆要按统一的规范著录。(2)制定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常用的必备字段如果缺少,由计算机软件自动把这些数据检出来,并做好撤消这些数据的工作记录。(3)编制自动查错和纠错程序,提高编目校验能力。(4)提供较多的联机帮肋信息,减少出错率。

 

3.4          建立全方位计算机编目培训体系,制定严格的编目员上岗考核制度,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编目员,不仅要熟悉有关的编目规则,分类表,主题词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熟悉所使用的计算机编目系统。编目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编目规则培训,分类培训,主题标引培训,图书馆自动化培训,计算机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内容。

    每个编目员必须通过考试获得编目员证书,才有上岗的资格。并且还要通过定其的工作考核,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联机编目中心应该知道每条数据是由哪个工作人员编制校对的,每个编目员必须对错误承担责任,不合要求必须被辞退,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编目人员要在竞争中取胜,要利用一切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素质,使数据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曾新红.联机联合编目-编目工作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图书情报工作,2000,(8)

2.  王岩  田傲然.我国联机编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图书馆情报工作,2000,(6)